清明首日北京67萬人出行掃墓 部分墓園有免費代祭服務

一場雨雪天氣,讓北京氣溫驟降。昨日是清明假期的第一天,雪後清冷的早晨,北京數十萬市民出行祭掃。八寶山、昌平等地區公墓也迎來瞭節日祭掃的高峰。

據北京市清明指揮部信息,4月5日,全市各祭掃點迎來人流車流高峰。全天共接待群眾67.1萬人,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。其中,八寶山地區有9.1萬人掃墓,比去年同期增長9.6%。

探訪1

八寶山開通擺渡車直達公墓

昨日上午8時許,記者從地鐵1號線八寶山站下車,正在值勤的地鐵工作人員和志願者們不斷提示從列車裡走出的市民,“去往人民公墓走B出口。”此時,出站祭掃的人數已不斷上漲。

地鐵站口設置瞭八寶山地區地面示意圖,並指示瞭“革命公墓”和“人民公墓”的方向,方便祭掃市民識別。地鐵口不遠處即有公交1路臨時車的上車點,這趟公交在清明期間執行從地鐵八寶山站到人民公墓的擺渡車職能。

在八寶山人民公墓,今年繼續設置瞭免費鮮花發放服務,一人可領取一枝鮮花。公墓還為祭掃群眾提供瞭免費的水專櫃隔離霜推薦|專櫃隔離霜推薦2017桶、描碑用的毛筆等物品。由於天氣寒冷,在服務大廳門口,工作人員還為前來祭掃的群眾準備瞭熱水。

“媽媽,我們心裡永遠記著您。”在公墓服務大廳的北側,一盆盆鮮花上掛著市民寫給逝去親人的“生肖追思卡”,一名中年男子正把剛寫給母親卡片系在一枝鮮花上。

公墓內,市民們忙碌著給親人祭掃。有的正擦拭墓碑,有的正拿著毛筆用新漆描碑,還有的把鮮花擺放在墓前。

“今年清明特別冷,但是每年就來這一次青春精華露15ml|青春精華露15ml推薦,給父母掃墓,也和親人們一同出行。”李女士一傢掃完墓後,收拾掃墓用品,準備和妹妹一傢去踏青。她告訴記者,文明祭掃已經成為新風尚,八寶山人民公墓準備瞭各種祭掃用品,燒香燒紙錢的習慣也在慢慢改變。

D.B龍寶貝 麒麟生技|鱘龍魚保養品|DB龍寶貝精華訪2

李大釗陵園成學生歷史課堂

昨天,雪後的萬安公墓空氣清冷,殘雪覆蓋著松柏,平添一絲靜穆氣息。

公墓門前,汽車從停車場延伸到馬路邊,市民扶老攜幼,相伴祭祀故人。

人們提著清潔用品,清洗已故傢人的墓碑,擦亮碑上的名字和墓志銘。

萬安公墓還長眠著很多革命先烈和文化大傢,有些人雖已故去數十年,但墓前並不冷清。昨天上午,曹禺、朱自清等人的墓前,已經鮮花簇擁,迎來多批前來吊唁的市民。

在公墓內的李大釗烈士陵園,吊唁者絡繹不絕,前來祭拜這位中國共產主義的先驅。清華大學甚至將近代史綱要的課堂搬到瞭這裡。

“在這裡,我們更應該理解馬克思主義信仰是怎麼在中國萌發的,李大釗先生的生平就集中體現瞭這一點。”站在李大釗先生的墓前,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華表對身邊的學生說。

“李大釗先生是河北樂亭人,屬於唐山市,所以他的口音應該就是唐山口音。”華表現場模仿瞭幾句,他的講述將李大釗的形象具象地拉近到學生身邊。

昨日,市民紛紛前往八寶山人民公墓祭奠已故親人。八寶山人民公墓推出“時空郵箱”供市民追思已故親人,樹上掛滿瞭市民寫下對已故親人的寄語。本版攝影/新京報記者 陶冉

站立在他身邊的是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攝影專業的大一學生,他們大多胸前掛著相機,聽完華表的講述後,各自尋找角度取景拍照。

華表告訴記者,此次吊唁和學習,是清華大學近代史課程“因材施教”理念的一次實踐。以前,不論什麼專業的學生在近代史課上都要提交小論文,但清華大學發揮學生專業特色,去實地考察,並創作藝術作品,進行統一展示。

“繪畫、雕塑、服裝設計等專業都分別做自己的作品,攝影專業的同學就拍攝照片。”華表說,這樣的課堂和作業,會讓學生對歷史有更生動的感悟。

一名同學告訴記者,昨天萬安公墓的氛圍讓她很快進入“狀態”,雪後的冷冽,以及墓地的氛圍、色調,形成瞭她拍攝照片的基調。

■ 服務

部分墓園提供熱飲及坐墊

八寶山革命公墓

●24小時預約祭掃接待

●免費提供茶飲熱水、電池充電服務

●免費輪椅接送祭掃

●免費設立鮮花祭臺

●免費代祭服務

福田公墓

●免費提供茶飲熱水

●免費提供祭奠室

●免費提供黃絲帶、祭奠卡

●免費提供輪椅、小推車

●免費提供環保便民袋

●免費提供時空郵箱,供市民寄托哀思

八寶山人民公墓

●免費租用水桶、毛刷、毛巾等掃墓用品

●免費發放毛筆、金粉、紅漆等描碑用品

●免費使用便民小推車

●免費使用祭拜墊

●廣場提供免費wifi信號

●設置香紙回收箱,倡導文明祭掃

萬安公墓

●免費發放絹花花籃及掛鉤

●免費提供愛心坐墊

溫泉墓園

●提供預約祭掃服務。通過預約,傢屬可在早上6時至晚上18時之間到市屬掃墓點掃墓

●提供墓園代祭服務。傢屬因故不能到墓園祭掃的,通過電話或書面預約,委托墓園代為祭掃

●提供免費描字服務。清明服務接待日期間,為行動不便或有需求的傢屬提供描字預約服務,於3個月內完成預約任務

西山骨灰林

●為每個墓穴無償栽種鮮花一盆

新京報記者 吳為 倪偉
arrow
arrow

    uueyu246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